新闻网讯(通讯员 谭亮魁/文 记者 徐健剑/摄)7月28日,长江大学“植物保护”博士点立项学科建设促进会暨专家咨询会在农科大楼1057会议室召开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等5名专家围绕“植物保护”学科建设问题给出了宝贵建议。
校长冯征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并为专家们颁发聘书。他简要介绍了长江大学的基本情况和“植物保护”作为博士点立项学科的建设情况,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,不吝赐教,提供关于推进“植物保护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,指导该学科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。他表示,学校将按照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,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采取有效措施,做好“植物保护”博士点的立项工作,达到博士点合格评估要求,培养出高素质人才,全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农学院院长李俊凯作为“植物保护”学科代表,从“学科概况、建设现状分析、2018年以来建设目标及取得的成绩、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”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了详细汇报。
5名专家在听取汇报后一致认为,长江大学的“植物保护”学科,立足于我国南方作物生产特点,以鄂西地区和江汉平原为主战场,服务地方经济,研究方向明确、特色鲜明,拥有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等高水平学科平台,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较多,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,创新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,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贡献较大。
为了达到博士点合格评估的要求,5名专家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,从不同的角度对症下药,提出了宝贵的建议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指出,该学科的人才队伍规模需要扩大,学科带头人、学术带头人要有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,学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同时有计划、有目标地培养自己的年轻人,在研究方向上要有特色,需要在面向主战场上大做文章,尤其是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,公共平台和教授平台,学校要统筹考虑,形成合力,形成团队,要做好新一轮的学科规划。华中师范大学贺红武教授建议,该学科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并形成团队,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基础较好,但在国家级的大项目上要加强,要紧扣国家需求。南京农业大学洪晓月教授认为,在研究上,要把地域特色和优势凝练出来,加强引进高水平人才,多渠道、多方法宣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例如长江大学的养虫室、昆虫标本室等就是值得宣讲的平台。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建议,要举全校之力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,在特色凝练上,要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、江汉平原大粮仓、三峡库区保护上寻找生长点。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建议,用好校友资源,发挥特色优势,形成点的突破,确定自己的亮点方向,并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,学校在水稻研究上涉及不多,在江汉平原上突显不够,要围绕绿色农业,在破解潜江虾稻模式、监利长江污染等“三农”问题上下功夫,尽早地形成团队,聚焦、融合、协同发展,提升成果的显示度。
听了专家的建议后,李俊凯在表态性发言中说,学科建设团队将认真地消化所有专家提出的建议,找准定位、整合资源、补齐短板、抢抓机遇,尽快达到博士点申请的基本条件,通过学位点建设,加强学科内涵建设,带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师资建设、平台建设、社会服务等全面发展,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。
咨询会由校长助理刘荣华主持,校办、发规处、人事处、教务处、国资处、研究生院、农学部等部门的负责人,“植物保护”学科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咨询会。
(责任编辑 万钰)
(新闻来源:长江大学新闻网 http://news.yangtzeu.edu.cn/info/1003/23670.htm)